不識~給一位同學

不識


某天讀到張曉風寫的一篇文章 《不識》
感受深刻張曉風這位作家用他細膩的筆法寫出
《不識》 其實是張曉風在父親過世後
感嘆她其實一點都不了解父親而作
文章的開頭 引用了一篇寓言
兩個人對坐而談 其中一個是高僧 另一個是皇帝
皇帝問高僧 「你識得我是誰嗎?
「不,不識。」於是我照著她的模式寫了這樣的認識。

高僧當然是認識那位皇帝的,但他卻回答不識
也許在他看來,人與人之間其實都是不識的,皇帝總是在宮廷裡,人民會真正了解皇帝嗎?而哪位能說出真正的皇帝呢?

「誰又真正了解一個人呢?」傳記作家也許可以把翔實的資料一一列舉,但那人卻不在資料裡沒有人是可以用資料加以還原的。有時來自己都不了解你自己吧?


 


你所生活的世界,沒有人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,但有時身邊的人會把你塑造成他們或者應該說社會所期待的你,好像那不識真正的你,但你不得不以這樣的表現,來的到大家的期許。



原來沒有誰可以撤骨認識誰,原來,我也只是如此無知無識。

其實沒有誰能真正了解誰。而是人人覺得你應該是怎樣?


我們仍然需要家人需要朋友,我們自認為極親愛極了解的,但我們了解的只是膚淺的表像吧?


 


我有位同學,他今年休學,而他並不是家庭經濟上的困難,他們家經濟非常穩定,再跟他相處的國中三年,沒有人不為他說出來的家庭感到幸福,出國不是大事,要吃好用好也不難,父母都是公職人員,有個妹妹,住在透天厝,祖父是地方名望人士,老家有幾塊地,家庭和樂融融。


我們一直覺得他很幸福,很快樂,就如他口中的一樣,而他功課也不錯,在基測時也考了不錯的成績,看起來一路非常順遂,也從未告訴我們他有甚麼問題,頂多是小歲兩三句。


畢業後,原以為他讀錄取的國立高中,他卻說他讀私立高中的醫科保證班,他說他很好,在那大家都好努力拼,不像過去國中的班級,他現在每天都要留下晚自習,所以將來應該會有不錯的成績,聽到他最近的狀況,我也覺得也還不錯至少有個目標。


 


過了一個月,在聽到消息時,他是在醫院急救中,起初以為是同班的在跟我說笑,還叫她別亂講,但想了一會兒,誰會沒事跟同學開這種玩笑呢?同學說他燒炭自殺,我頓時頭痛了起來!此刻間,「我好像忘了電話中同學告訴我的名字」,這三年他說的家庭,他說的家人,他說得過去,他說的自己,都是那樣的幸福美滿,在三年來他都被我們塑造的形象我們好像都非常了解他一樣,但為甚麼現在聽到了消息後,我好像又不認識他,下週是中秋節,家中買了木炭,他拿到房間中,


點燃。所幸他父親回來及時發現,但聽說當時母親出差。


「我們今年到泰國玩,所以沒上完,雖然有點熱,不像北海到或九州,那樣涼爽,不過今年或許會到日本再去看阿姨也說不定。」那是我所知道的,他在一年級時的事,我有時忍不住,想讚嘆他的經驗,想像他在家中一定很快樂,並告訴他你應該很忙吧?


 


我問我自己,你真的了解他嗎?還是你只不過是在聽他講的故事?如果你沒在他們家,那你怎能了解那完美背後的神態你又怎能讀的通?


 


我想,我真的並不明白那同學,那與我三年的同學。


 


在過了半年,我這半年,跟他的保持聯絡無停過,每當我問他她的家庭背景時,他總是能一一告訴我,我好像越來越了解他,他父親與母親聽說都改信基督教了!他妹妹今年好像六年級還是國一了!他們寒假去哪裡?但我真的就明白他了嗎?我真的明白在四年後與四年前的他,坐在陽光的國境之南,屏東城,他所告訴我的家,真的是他的家?


 


玫瑰花,她身上有刺,但因她的花香,所以人人還是努力去掠奪他,但她身上的刺是為了弄傷人嗎?他只知道花開了!代表生命之期將結束,勝利或許就是在於他生命的本身。


 



我明白,我還是沒有了解過任何一個人,好友三年,也只是如此,沒有誰需要真正了解誰,
也不需要被誰了解,正如那位高僧所說。



留言

  1. 真的好可怕的文章哦.



    - - "



    幹麻直接把我打在文章上面 ?!



    好險你用匿名哦 ..



    話說我看了有莫名的感動欸*0*



    不知道是在溫馨什麼的- / -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你寫的文章不錯喔~我很喜歡這內容!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